公司新闻

news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/  公司新闻  /  掌握波纹管内径测量仪正确使用方法是确保数据可靠的关键

掌握波纹管内径测量仪正确使用方法是确保数据可靠的关键

更新时间:2025-11-21

浏览次数:39

   波纹管作为柔性连接与补偿元件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排气、化工管道及医疗器械等领域。其内径尺寸直接影响流体通量、密封性能与装配兼容性。然而,因波纹结构起伏不平、材质柔软易变形,传统卡尺或光学方法难以准确测量。波纹管内径测量仪(如气动式、接触式探头或激光扫描型)应运而生。正确使用该仪器,是确保数据可靠、工艺合规的关键。

 


  一、测量前准备
  确保测量环境温度稳定(建议20±2℃),避免热胀冷缩干扰;湿度控制在60%以下,防止金属探头氧化或塑料波纹管吸湿膨胀。其次,待测波纹管需自然平放,不得受压、拉伸或扭曲,尤其对橡胶或硅胶类软管,应静置30分钟恢复原始形态。清洁内壁油污、粉尘,以免影响探头滑行或传感器读数。
  二、仪器校准
  每次使用-前必须用标准环规或已知内径的校准管进行零点与量程校准。对于气动式测量仪,检查气源压力是否稳定(通常0.4-0.6MPa);接触式电子测头则需确认探针无磨损、回弹灵敏。部分高精度设备支持多点校正,建议按实际测量范围选取低、中、高三档标准件校验线性度。
  三、规范测量操作
  将探头缓慢插入波纹管至目标位置(通常避开端部1-2个波峰,选择中部稳定段)。启动测量时,保持探头轴线与管体中心一致,避免偏斜导致单侧挤压变形。对于带波谷结构的金属波纹管,宜采用“多截面多角度”测量法——在同一位点旋转90°重复测3-4次,取平均值以消除椭圆度误差。激光或光学类设备虽非接触,也需确保内壁无强反光或透明材质干扰信号接收。
  四、数据记录与维护
  测量完成后及时导出或记录数据,标注测量位置、环境温湿度及操作人员信息,便于追溯。使用后清洁探头,存放于防尘干燥箱;定期检查传感器灵敏度与机械部件润滑状态,避免长期闲置导致卡滞。

上一篇

没有了

分享到